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國家旅游局新聞辦組織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中國旅游報等中央和行業主流新聞媒體推薦候選新聞,再由資深旅游記者、新聞院校學者和旅游業內專家共同組成的評定委員會,最終確定十大新聞。
①
習近平總書記作重要指示,掀起全國廁所革命高潮。作為中國旅游“515戰略”的重要舉措,“廁所革命”成為2015年我國城鄉公共服務領域一場聲勢浩大的旅游基礎工程、文明工程及民生工程。從2015年起,全國3年新建、改建廁所5.7萬座。
本報點評
廁所雖小,卻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給世人的第一印象,是旅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作為年接待游客超過 37億人次的旅游大國,廁所無論如何都不是一件小事。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今年初提出“旅游要發展,廁所要革命”,這對于解群眾之“急”、固旅游之 “基”、啟文明之“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②
中國旅游產業對GDP綜合貢獻超10%,旅游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10%。2015年,中國國內旅游突破40億人次,旅游收入過4萬億元人民 幣,出境旅游1.2億人次。中國國內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國內旅游消費、境外旅游消費均列世界第一。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測算:中國旅游產業對 GDP綜合貢獻10.1%,超過教育、銀行、汽車產業。國家旅游數據中心測算:中國旅游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10.2%。
本報點評
旅游業對GDP和就業貢獻率雙雙超過10%,正在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業正從經濟建設的邊緣走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成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產業。發展旅游業是利當前、惠長遠、一舉多得的戰略舉措。
③
習近平主席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日本3000人旅游團訪華。5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并發表重 要講話。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國務委員楊潔篪出席。日本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率領3000人旅游交流團訪華,凸顯旅游在增進民間交往、促進民眾感情交流、 服務國家整體外交中的獨特作用。
本報點評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日本3000人旅游交流團訪華,這無疑是近年來中日兩國民間交往的一次盛事,對促進中日友好交流、推 動中日關系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旅游外交往往能發揮常規外交難以達到的效果。開展旅游交流有助于消除疑慮和隔閡, 加深了解和友誼。
④
“中國旅游年”在韓國成功舉辦,習近平主席、樸槿惠總統發賀信,李克強總理、鄭義和議長出席閉幕式。2015年,在“中國旅游年”框架下,中方成功舉辦120多項活動,中韓雙向旅游交流規模突破1000萬人次。汪洋副總理出席“中國旅游年”開幕式。
本報點評
中韓同為旅游大國,兩國資源獨特,互補性強。當前,中韓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入新階段。兩國旅游發展天時地利人和,擁有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條件。 2015韓國“中國旅游年”期間,中國國家旅游局組織策劃了120多場活動,譜寫了中韓旅游合作新篇章。旅游年活動的舉辦,為中韓兩國旅游合作和人文交流 搭建了一個嶄新的平臺。在兩國旅游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雙向旅游交流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旅游交流已經成為兩國人文交流的重要支撐,成為兩國務實合作的一大 亮點。
⑤
7月2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提出實施旅游投資促進計劃。該文件對推進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穩增長,調結構、擴就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本報點評
為應對新常態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充分發揮旅游業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積極作用,國務院出臺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目標 指向的《若干意見》,對刺激我國旅游投資和消費快速增長,對提升旅游消費環境、完善旅游消費供給、加快推進旅游業轉型提質增效,具有深遠重要的意義。《若 干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推進“515戰略”實施的重要保障。
⑥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舉辦絲綢之路旅游年。6月19日,絲綢之路旅游部長會議暨第七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絲綢之路旅游國際大會在西安成功舉行。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依及絲路沿線國家旅游部長出席。
本報點評
旅游業作為開放性、綜合性產業,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具有先聯先通的獨特優勢。“一帶一路”是世界上最精華的旅游資源匯集地和最具活力和潛 力的黃金旅游之路。加強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間的旅游合作,對于促進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地區的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沿線各國將擴大人員交流規模,提升 旅游便利化水平;開展聯合推廣,推進“暢游絲綢之路”活動;深化區域內合作,提升旅游交流品質。
⑦
“旅游+”行動計劃出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充分發揮旅游業的綜合拉動、融合作用,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游平臺。“旅游+互聯網”行動 計劃未來五年創造1萬億元需求紅利、1萬億元市場紅利、1萬億元增值紅利。以旅游業的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網絡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發展生態 化。
本報點評
互聯網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和旅游業有著天然的契合度,互聯網影響下的創新、創業和創富熱潮正席卷著旅游業。“旅游+互聯網”是全球 兩個最大消費群體領域的融合,是全球兩大最具成長性消費市場的疊加,是全球兩大最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經濟形態的融匯。相信二者的融合會帶來豐碩成果。
⑧
建立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強化文明旅游硬約束。5月4日,國家旅游局公布首批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名單,建立“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機制,從制度入手強化對游客不文明行為的監管。
本報點評
文明旅游是國家形象的重要標簽,也是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數。不文明旅游的行為之所以能引起全社會的反感及輿論嚴厲的批評,正是因為其違背了旅 游是傳遞文化的高級文明活動的本質。因此,要像反對“四風”一樣,下決心整治不文明旅游的各種頑疾。抓住反面典型進行曝光和剖析,既能對不文明行為起到警 示作用,也能引導公眾進一步增長文明旅游意識。此外,推進文明旅游,要建立文明旅游常態化教育制度,導游領隊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建立旅游行業自律公約制 度,健全完善行業規范;建立文明旅游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倒查機制。
⑨
5A級景區打破終身制,激活旅游景區動態管理機制。10月9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被取消5A級旅游景區資質,6家5A級景區被嚴重警告,4家景區被取消4A級景區資質,由此改變了5A級旅游景區只進不出狀況,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
本報點評
國家旅游局首次打破5A級景區“終身制”,此舉彰顯了決心,贏得了民心。輿論普遍認為,國家旅游局對問題景區亮出紅牌深得民意,不但贏了輿論稱 贊,更提高了自身形象與公信力。整治景區亂象并非沒有得力措施,關鍵在于管理部門能否狠得下心來,能否有壯士斷腕的勇氣與魄力。景區“摘帽”是國家旅游局 的主動作為,是政府管了該管的事。構建良好旅游環境,政府部門必須加大懲處力度,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違規沖動。
⑩
鄉村旅游帶動千萬人脫貧,旅游成扶貧攻堅生力軍。8月18日,國家旅游局與國務院扶貧辦在安徽黃山召開全國鄉村旅游提升與旅游扶貧推進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在扶貧開發中的戰略作用,到2020年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全國17%(約1200萬)貧困人口脫貧。
本報點評
與其他扶貧方式相比,旅游扶貧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偉大而艱巨的扶貧攻堅征程中發揮著日益 顯著的作用,以其銳不可當之勢正成為我國扶貧攻堅的嶄新生力軍。旅游業正在將旅游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扶貧攻堅、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等深度結合。旅游扶貧是 包容性、交融式扶貧,旅游扶貧既是旅游業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也是旅游業新的發展空間;既是扶貧攻堅的重點,也是旅游開發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