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開欄的話
為讓全省人民深切感受到河北的美麗,進一步落實好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各項重大部署,即日起,本報開辟《美麗河北》專欄,聚焦河北生態之 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唱響美麗河北,熱愛美麗家鄉,建設美麗家園,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身到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火熱實踐中。
戴河岸邊,一個與舉世聞名的旅游度假勝地北戴河擁有相同名字的村莊,自明代建村以來沉寂了600多年之后,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古老的村莊變得更美了,百姓的生活設施與市民的距離拉近了。
讓人驚奇的是,村里一處處原本破落荒蕪的傳統宅院,經過新主人的精心設計、改造,變成了散發著人文氣息和創意馨香的“藝術院落”。在這里,藝術 家、設計師、大學教授、青春學子,與荷鋤挎籃的農夫農婦、咿呀學語的鄉童村娃自然相處,在融合中改變著村莊的產業格局,濡染著村里男女老少的精神世界。
(一)
近日,記者來到北戴河村大街3號院落,北門左右兩邊墻壁上,新貼的明黃、青花、碧綠的瓷瓶碎片,將老式墻壁裝扮得五光十色,在看似凌亂和不規則的隨意排列中,透著強烈的藝術氣息。
進入院落,邁入第一進房屋,濃濃的藝術氛圍撲面而來:過堂屋兩邊靠墻的擱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陶瓷工藝制品。
這座院落的新主人是30多歲的秦皇島愛淘器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經理王年文。他和妻子畢翼飛都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讀完研究生后分別應聘到燕山大 學藝術設計學院和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藝術系。大量的課余時間和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讓夫妻倆感到:創業的時機到了。去年6月,聽說北戴河村打造藝術院 落,鼓勵創新創業項目入駐,而且10年免收房租,他們便與區政府聯系、磋商,隨后注冊自己的公司,與村委會簽訂合同,在盡可能尊重房主基本意見的基礎上, 按照自己的理念裝修了這處約600平方米的院落。去年7月15日,夫妻倆帶著他們的3名碩士生和3名本科生正式入駐北戴河村,成為“藝術院落”的首批入駐 機構之一。
王年文說,在這里,他們一是進行產品設計,重點是特色紀念品設計,力爭推出有秦皇島地域特色的高端旅游紀念品、禮品和文化創意產品,再就是與產 品相配套的周邊設計。借助“互聯網+”和“全民創客”的思維,目前,愛淘器公司已與北戴河丁記藤藝,唐山的海格雷、海格瑞、昌達等陶瓷廠家及秦皇島日泰管 業等旅游紀念品廠家,展開了創意、生產、銷售合作。
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村莊和村民共同發展,也是他們的一個追求。比如,提供陶藝陶瓷制作技能培訓、辦公軟件和繪圖軟件創業就業培訓、兒童英語和繪畫等興趣培訓,開發特色紀念品等,以此帶動村民就業創業,活躍村莊旅游經濟。
(二)
“北戴河村‘藝術院落’的出現,說到底還是受益于美麗鄉村建設?!北贝骱訁^副區長付紅說。
為成片打造美麗鄉村,去年4月,北戴河區開展了以戴河鎮北戴河村為核心,包括朱莊、蘇莊、喬莊、費石莊、西坨頭、甘各莊在內的7個村莊連片改造提升行動。
經過兩個多月的大規模改造,污水、自來水、天然氣管網,有線電視、寬帶等線路埋入地下,家家水沖式廁所一步到位,秸稈氣化爐替代了傳統的灶 臺,6家太陽能供暖示范戶房頂的集熱設施令人艷羨,仿古門樓從家家戶戶門前立起,寬敞平展的柏油路延伸進來,街頭展現村民往日生產生活場景的雕塑隨處可 見。
“硬件”都硬起來了,“軟件”怎么辦?生活方便了,如何重塑產業?如何保留“鄉愁”?
經過充分考察和調研,依據村莊的地理區位、歷史積淀、文化特色,北戴河區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定位:按照“水岸田園,藝術院落”的風格,將北戴河村 打造成北戴河文化創意創業產業園,并使之成為文化旅游目的地、私人訂制首選地、設計公司聚集地、大學教學實訓地、創新創業孵化地。
為此,區政府拿出300萬元,通過村委會從村民手中買下首批20處老舊空心院落的10年使用權,同時向燕山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天津大學以 及北京“798”藝術區、宋莊“畫家村”等藝術、設計、創意機構發出邀請,并在招商的同時征求對方意見,以使“藝術院落”的定位、運作等更加精準和高效。
寬松的環境和良好的政策,得到了積極回應:北京山房筑藝術設計公司在這里開設了“拾夏工社”工作室;在北京“798”藝術區和宋莊“畫家村”都 開設了畫廊的藝術家楚天,也來這里開設了“戴河藝?!保惶旖虼髮W建筑設計研究總院,在這里開設了旅游建筑和規劃成果展示機構——“天大創想”……短短兩個 月,村里首批20處空心院落已有19家藝術、設計、創意機構或個人簽約入駐,初步形成了手工藝非遺項目機構、餐飲項目機構、藝術類機構、設計類機構等五個 類別。
(三)
北戴河村的“藝術院落”不同于北京“798”藝術區,也不同于宋莊“畫家村”,它有自己的稟賦、自己的特色。
北戴河的“丁記藤藝”具有近60年的歷史,他們的工藝非常精湛,但由于缺乏創新,產品樣式單一,致使市場狹小。如今,他們已與“愛淘器”、“戴 河藝?!睜渴郑瑒倓偞钌蟿撘夂突ヂ摼W的快車,就開發出新款藤椅和藤條花架等產品,并通過互聯網獲得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天大創想”為當地的航模協會會員 開辟了手工交流平臺;“燕大創意”負責人劉玉學則期待讓更多村民掌握木版烙畫、葫蘆烙畫技能,開發出更多有創意和影響力的旅游工藝品……
“世世代代只知道種地的莊稼把式,一下子接觸到這么多的藝術家、設計師、教授和他們的作品,看到人家用電腦設計產品,在互聯網上做買賣,平時不 起眼的物件,經人家隨意點畫,就變得格外新奇,真是大開眼界。”村黨總支書記李集周說,他們注冊成立了大槐樹三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整合村莊現有商貿實 體,在餐飲、民宿、購物等環節,服務于前來“筑巢”的創新、創業、創意主體,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