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口水菜”正在污染人們的舌頭。
●此前,南京一次家庭聚餐導致9人陸續感染;
●南昌周某一行人多次組織好友聚餐導致52人接受醫學隔離、先后9人確診;
●哈爾濱確診病例郭某、無癥狀感染者王某、確診病例陳某及其兒子等7人聚餐,導致5人感染......
在這場疫情中,因為聚餐引發的感染屢見不鮮,這也讓人們在減少聚集的同時,開始反思飯桌上的安全:我們和文明飲食的距離,也許就差一雙公筷。
圖片源自網絡
用公筷不是“瞎講究”
據統計數據顯示
家庭聚餐、多人聚餐
是疫情傳播的高發途徑
感染人群往往是整個家庭、整個家族
“圍桌共食、不用公筷”
這種就餐方式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筷子一頭連著嘴巴
另一頭連著的可能不是珍饈美味
而是病毒和疾病......
最新服務規范出臺
秦皇島人下館子要用公勺公筷了!
近日,河北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明辦聯合制定印發《河北省餐飲業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務規范》(以下簡稱《服務規范》),對分餐制的分餐形式及服務要求,公勺公筷使用的術語和定義、配置要求、使用要求、服務要求、衛生消毒要求、宣傳引導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本服務規范適用于各類餐館、賓館、飯店等提供餐飲服務的餐飲企業和集體供餐單位。
圖源:新華社發 商海春作
《服務規范》提出:
購買公筷公勺必須是從合法渠道購進的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合格產品。
外形尺寸、顏色、材質應當明顯區別于自用勺子、筷子,可以在公勺柄處、公筷粗端分別標識“公勺”“公筷”字樣,尺寸要大于或等于自用勺子筷子的尺寸,方便稍遠距離的夾取或盛取,避免混用。
各類飯店餐飲服務單位要配備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足夠數量的公勺公筷,配備數量應按照店內就餐時最大客流量對應配備。
每桌配備公勺公筷數量應與就餐人數或上桌的菜點品種數量相對應。
擺放到餐桌上的公勺公筷應經過嚴格的清洗、消毒。
公勺公筷應當在開餐前半小時之內趁熱擺臺。
工作臺設置公勺公筷專用存放區域,方便消費者識別取用。
卡座、散座、大廳堂食,推行公勺公筷制。按照“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的原則,在每一道菜點(含主食、水果等)旁邊配設一套公筷或公勺,置于架上。雅間、高檔宴席推行雙筷制+公勺制,高檔宴席也可實行分餐制或位菜制。火鍋或必須在餐桌熟制的菜點,應提供“生料專用公筷”。
使用公勺公筷后應放回原處。使用公勺公筷取菜宜適量,不得將取出菜點返回盛器中。公勺公筷不得與嘴接觸,不得使用公筷公勺夾取或盛取個人餐具中的菜食。餐后剩余食品打包或撤盤,應使用公勺公筷。公勺公筷應與自用勺子筷子分開,單獨收集、清洗、消毒,定位存放。
推行分餐制,服務人員分餐時應使用公勺公筷,所有的分餐用具應為一菜一用具。服務人員應及時關注公勺公筷使用情況,并及時更換。分餐前應按照規范進行個人消毒,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并佩戴口罩、服務手套。菜點需在餐桌上向客人展示,報清菜點名稱后,再按照分餐標準進行分餐。菜點分餐時需留有部分余量供客人續用,并配上公勺公筷。
《服務規范》指出,餐飲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各類飯店餐飲服務單位要廣泛宣傳公勺公筷行動、文明就餐行動。各類飯店餐飲服務單位應在餐飲場所(大廳及包廂)張貼“使用公勺公筷倡議書”的宣傳海報、標語,在餐桌上擺放“使用公筷公勺,健康文明用餐”“公勺公筷,文明取菜”等提示卡, 營造文明餐桌氛圍。
使用公勺公筷成新“食”尚
此前,山海關區多家單位聯合發出了《山海關區關于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議書》,向廣大市民和全區餐飲單位倡導使用公勺公筷。
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自倡議書發布以來,山海關已經有凱鈺酒樓、福臨門飯店、老味中味等很多家餐飲店陸續推廣使用公勺公筷,不僅行動快,勢頭好,而且隨著餐飲業的復蘇和發展,這種文明新“食”尚也得到了廣大顧客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在山海關宇泉酒店,正在和朋友用餐的鄭女士說:“使用公勺公筷挺好的,很衛生。這次疫情,讓我們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現在飯店可以堂食了,我們幾個朋友聚一聚,看到酒店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都很高興,其實使用公勺公筷是一種文明進步。”
鄭女士一邊說話,一邊用公勺給旁邊的朋友夾了一下菜,“給別人夾菜添菜是一種禮貌和體貼的表現,以往我是用對方的筷子為其夾菜,但是筷子再次伸到盤子里也是一種污染,現在使用公勺公筷不僅讓對方放心,更讓大家覺得這是餐飲中一種上檔次、有風度的講究。”
從事餐飲業十多年的陳秀英說,“提倡公勺公筷是餐飲意識的進步,對于我們飯店來說,推行公勺公筷無非是在每份菜品里多添一勺一筷,并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顧客認可這種方式。作為老餐飲人,我們更應該緊跟文明的腳步,滿足顧客的需求。”午餐時間過后,陳秀英不忘囑咐服務員,“公勺公筷一定要注意消毒。”
餐飲行為一小步,社會文明一大步。山海關區文明辦主任王蕊表示:“目前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利用餐飲業開放堂食這個契機,我們通過倡議使用公勺公筷,促使大家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從而轉變陳舊觀念,踐行文明禮儀,引導文明風尚,提升整體文明素質。”
使用公筷,從下一頓飯做起!
一雙公筷,健康常在
讓我們行動起來
引領文明就餐新風尚
打贏“舌尖上”的防疫戰!
注:以上文字信息與圖片來源于河北交通廣播、北京健康大興教育、秦皇島日報、新華社、人民日報及網絡,感謝各位同仁的努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